眼压过低可能与眼部外伤、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全身性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正常眼压范围通常为10-21mmHg,眼压低于8mmHg时可能提示存在病理性因素。
1、眼部外伤
眼球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可能导致房水外漏,从而引起眼压下降。患者常伴有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通过裂隙灯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预防感染。
2、葡萄膜炎
炎症反应可能破坏睫状体功能,导致房水生成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眼红、畏光、飞蚊症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抗炎药物,严重时需口服泼尼松片。
3、视网膜脱离或睫状体脱离
这类结构异常可能改变房水循环途径,造成眼压低。患者常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需通过眼底检查、B超等确诊,通常需尽快行玻璃体切割术或巩膜扣带术复位视网膜。
4、全身性疾病
严重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尿毒症等代谢紊乱可能影响房水动力学。除眼压低外,还会出现多饮多尿、意识障碍等全身症状。需积极纠正原发病,如静脉补液、胰岛素治疗或血液透析。
出现持续眼压过低伴视力异常时,建议在24小时内就诊眼科。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揉眼,遵医嘱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情况。若为全身疾病引起,需同步在内科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