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律过缓原因

窦性心律过缓可能与生理性因素、窦房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及检查结果明确诊断。若心率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且伴随不适,需及时就医评估。

1、生理性因素

部分人群在安静状态下可能出现窦性心律过缓,例如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其心脏泵血效率较高,静息心率可低于60次/分。此外,睡眠状态或深度放松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也会引起心率暂时性下降。这类情况通常无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窦房结功能障碍

窦房结作为心脏起搏点,若因缺血、退行性变或炎症导致功能异常,可能引发持续性心动过缓。例如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窦房结细胞自律性降低,可能出现心率<50次/分,并伴随胸闷、黑曚等症状。此时需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提升心率。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会导致代谢率减缓,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心率下降。患者常伴有怕冷、皮肤干燥、体重增加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并定期复查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药量。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晕厥、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心内科完善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维持正常心率。用药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医院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