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空气灌肠复位、手术复位、肠切除吻合术、对症支持治疗以及术后护理等,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案。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1、空气灌肠复位
空气灌肠是治疗肠套叠的首选非手术方法,适用于发病时间较短且无肠坏死、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治疗时通过肛门注入适量空气,利用气压推动套入的肠管复位,成功率可达80%以上。操作需在X线或超声监测下进行,避免压力过高导致肠穿孔。
2、手术复位
若空气灌肠失败或患者已出现腹膜刺激征、肠坏死等表现,需紧急行剖腹手术。医生通过开腹手法将套叠肠管轻柔挤压复位,同时检查肠管血运情况。对于复位后血运恢复良好的肠段可保留,术后需密切观察腹部体征。
3、肠切除吻合术
当套叠肠管发生坏死或存在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肿瘤)时,需切除病变肠段并行端端吻合术。该术式可防止感染扩散和肠内容物渗漏,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需禁食并接受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注白蛋白或血浆纠正低蛋白血症。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栓等药物缓解症状,但需避免使用吗啡类强效镇痛药掩盖病情。
5、术后护理
术后早期需持续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患者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哭闹或活动。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并注意喂养方式调整。
肠套叠属于急重症,家长发现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方法需由医生根据病程进展和并发症情况综合评估,切勿自行使用偏方或拖延治疗,以免导致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