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清洁、调整饮食、使用药物、定期换药以及观察恢复情况等。术后需加强局部护理,促进伤口愈合,同时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1、保持清洁
术后需每日用温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清洁创面、缓解疼痛并促进血液循环。排便后应及时冲洗肛门,避免粪便残留刺激伤口,清洗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
2、调整饮食
术后初期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面条等,逐渐过渡到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芹菜、香蕉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3、使用药物
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若存在水肿,可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局部循环。
4、定期换药
术后需每日或隔日由医护人员进行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若使用引流条,需根据渗出液量调整更换频率,避免创面粘连或感染。
5、观察恢复情况
注意伤口是否有渗血、红肿、流脓等异常,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排便困难,应及时复诊。术后2周内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肛瘘术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定期回医院复查。恢复期间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骑自行车或长时间站立。若创面愈合缓慢或形成假性愈合,需及时进行二次处理以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