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足底筋膜炎有哪些症状?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足跟疼痛、晨起或休息后疼痛加重、局部压痛、活动受限以及足底肿胀等。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若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足跟疼痛

疼痛通常位于足跟底部内侧,可能呈刺痛或钝痛感,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跑步后症状可能加重。疼痛初期可能较轻微,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逐渐变得明显。

2、晨起或休息后疼痛加重

患者晨起下床或久坐后起身时,足底会出现短暂性剧烈疼痛,行走数分钟后可能有所缓解。这是由于夜间足底筋膜处于缩短状态,突然牵拉时易引发炎症反应。

3、局部压痛

按压足底中部或跟骨结节处可能出现明显压痛点,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足弓前部放射。体检时常在足底筋膜近端触及紧张、增厚的条索状结构。

4、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筋膜弹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踝关节背伸受限,难以完成踮脚、跳跃等动作。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步态,导致行走时足部着地方式异常。

5、足底肿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足底局部轻微肿胀,通常伴随皮肤温度升高。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足底筋膜增厚,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筋膜结构改变。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避免长时间负重活动,选择软底鞋或定制鞋垫减轻足底压力。疼痛明显时可进行冰敷或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同时配合牵拉训练增强足底筋膜柔韧性。若保守治疗无效,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冲击波等物理治疗。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