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肉阜的常见检查方式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需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若存在尿道口肿物、排尿不适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可直接观察尿道口是否有异常肿物,触诊可初步判断肿物的质地、活动度及有无触痛。尿道肉阜通常表现为尿道口后壁的红色或紫红色赘生物,表面光滑或伴有糜烂,直径多在0.5~1.5cm之间。
2、实验室检查
包括尿常规、尿培养等,用于排除泌尿系统感染。若患者合并尿频、尿痛等症状,尿常规中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尿培养可明确病原菌类型,指导抗生素选择。部分患者可能需进行血液检查,如凝血功能评估,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评估尿道及膀胱结构,排除尿道憩室、结石等并发症。对于体积较大或疑似恶变的肿物,可能需进行尿道造影或磁共振成像(MRI),明确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4、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分析,可明确肿物性质,鉴别尿道肉阜与尿道癌、息肉等疾病。镜下可见尿道肉阜由上皮细胞、血管和炎性细胞构成,无恶性细胞特征。
存在尿道口异常肿物时,建议至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由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避免自行触碰或挤压肿物,以免加重出血或感染风险。明确诊断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或手术可有效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