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症状评估、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危险因素接触史以及鉴别诊断等,需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1、症状评估
患者通常存在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尤其在晨起时明显,伴随逐渐加重的活动后呼吸困难。典型表现为爬坡或快步行走时气促加重,严重者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喘息。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2、肺功能检查
这是确诊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比值低于0.70可判断存在持续气流受限。同时需观察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如轻度(≥80%)、中度(50-79%)、重度(30-49%)和极重度(<30%)。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见肺过度充气、膈肌低平等表现,高分辨率CT能更清晰显示肺气肿形成的低密度区及支气管壁增厚。影像学还有助于排除肺结核、肺癌等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4、危险因素接触史
长期吸烟是最主要诱因,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此外职业性粉尘(如煤矿、纺织业)、化学物质暴露,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史都是重要参考依据。需详细询问患者生活环境中的生物燃料接触情况。
5、鉴别诊断
需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区分。哮喘多表现为可逆性气流受限,过敏史明显;支气管扩张症有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心衰则伴随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症状。
若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呼吸内科。确诊需完善肺功能等专项检查,日常应严格戒烟并避免有害气体吸入,遵医嘱进行长期规范化治疗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