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患者选择药物需根据具体类型及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抗感染药物或免疫调节剂等,并配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1、抗组胺药
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氮䓬斯汀鼻喷雾剂等,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鼻痒、喷嚏及流涕,起效较快但可能出现嗜睡等副作用,建议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
2、鼻用糖皮质激素
包括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可减轻黏膜水肿和炎症反应,需连续使用1-2周显效,注意正确喷鼻手法避免鼻出血。
3、减充血剂
如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赛洛唑啉滴鼻液等,适用于急性鼻塞严重时。通过收缩血管快速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避免引发药物性鼻炎。
4、抗感染药物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配合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需经医生诊断后使用。
5、免疫调节剂
包括孟鲁司特钠片、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等,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通过调节免疫反应降低敏感性,需长期规律使用。
患者应先明确鼻炎类型,急性发作期优先选择起效快的抗组胺药或减充血剂,慢性患者需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用药期间避免接触过敏原,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若用药2周症状未缓解或出现血性分泌物、头痛等症状,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