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喂奶时宝宝哭闹怎么办

喂奶时宝宝哭闹可能是哺乳姿势不当、乳汁流速异常、胀气、环境干扰或疾病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原因调整喂养方式或及时就医。以下为常见处理措施:

1、调整哺乳姿势

需确保宝宝头部和身体呈直线,避免颈部过度弯曲。母乳喂养时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奶液应充满奶嘴前端,避免吸入过多空气。若宝宝因姿势不适哭闹,可尝试侧卧式、摇篮式等不同姿势,找到宝宝舒适的体位。

2、控制乳汁流速

乳汁流出过快可能导致宝宝呛咳,可先挤出部分乳汁再喂;流速过慢时需检查奶瓶奶嘴孔径是否合适,或通过按摩乳房刺激泌乳反射。喂奶过程中可暂停2-3次,让宝宝调整呼吸节奏。

3、拍嗝排气

每喂5-10分钟后竖抱宝宝,用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气体。若宝宝腹胀明显,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或做蹬自行车动作促进肠道蠕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西甲硅油滴剂等消胀药物。

4、改善喂养环境

保持室温22-24℃为宜,避免强光、噪音干扰。夜间喂奶时使用柔和小夜灯,哺乳前检查尿布是否干爽。对于敏感型宝宝,可用包巾适当包裹增加安全感。

5、排查疾病因素

反复哭闹伴抓耳、发热需警惕中耳炎,口腔出现白膜可能为鹅口疮,持续拒食、呕吐需排除消化道疾病。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儿科,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等药物治疗感染。

建议观察记录宝宝哭闹的具体时间、伴随症状及安抚效果,若调整喂养方式后仍持续哭闹,或伴有体重增长缓慢、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尽早就医排除病理因素。哺乳期间母亲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传递给宝宝。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