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尤其是飞沫传播,其他途径较为罕见。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可能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以下为具体传播方式及注意事项:
1、飞沫传播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呼吸道会喷出含有结核杆菌的微小飞沫颗粒。健康人若近距离(1米内)吸入这些飞沫,病原体可进入肺泡并引发感染。这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尤其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风险更高。
2、空气传播
患者排出的飞沫核直径小于5微米时,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当健康人处于同一密闭空间(如病房、车厢)时,即使未与患者直接接触,长时间暴露也可能通过吸入带菌空气感染。因此,保持环境通风是阻断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
3、密切接触传播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长期共同生活或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时,因反复吸入含菌飞沫,感染概率显著增加。但需注意,日常短暂接触如握手、共用餐具等一般不传播,结核杆菌无法通过完整皮肤或消化道入侵。
若身边存在肺结核患者,建议接触者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并避免近距离交谈。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高危人群或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控制传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