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跖骨粗隆突出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骨折后畸形愈合或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的。若伴有疼痛或活动受限,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先天发育异常
部分人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第五跖骨骨化中心异常,导致跖骨粗隆形态异常或骨质增生。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局部骨性突起,但无红肿热痛等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若影响穿鞋可选择宽松鞋袜。
2、骨折后畸形愈合
当第五跖骨基底部发生撕脱性骨折(如足内翻扭伤导致腓骨短肌牵拉骨折),若未规范复位固定,可能出现骨痂过度增生或错位愈合。此类患者多有明确外伤史,X线可见骨折线及骨痂形成,急性期需石膏固定,后期畸形严重者可考虑截骨矫形手术。
3、慢性损伤
长期足部过度负重(如运动员、舞蹈者)或穿窄头鞋反复摩擦,可能刺激第五跖骨粗隆产生骨质增生。患者常伴随局部滑囊炎,表现为红肿压痛,超声检查可见滑膜增厚。治疗需减少活动、更换鞋具,并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物缓解炎症。
日常建议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运动时佩戴护踝以减少足部扭伤风险。若突出部位出现持续疼痛、皮肤破溃或影响行走功能,需尽早就诊骨科,通过X线、CT等检查评估骨质结构,必要时行手术修整骨赘或矫正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