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柯庆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肠息肉早期为何会有贫血症状

肠息肉早期出现贫血症状,可能与慢性出血、营养吸收不良以及肿瘤消耗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通常提示息肉体积较大或存在表面糜烂,导致长期微量失血,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情。

1、慢性出血

肠息肉表面血管丰富,受粪便摩擦或炎症刺激时容易破损渗血。长期微量出血会导致铁元素流失,引发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黑便、乏力等症状,血液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指标下降。肠镜能直接观察息肉形态并取活检。

2、营养吸收障碍

较大的息肉可能影响肠道吸收功能,特别是回肠末段息肉会阻碍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长期吸收不良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原料不足,形成营养性贫血。这类患者常伴有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3、肿瘤消耗

腺瘤性息肉或早期癌变组织代谢旺盛,会消耗体内大量营养物质。肿瘤细胞快速增殖需要大量铁元素,可能通过释放炎性因子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这种情况可能伴随体重下降、低热等全身症状。

建议出现不明原因贫血的患者及时进行大便潜血试验和肠镜检查。确诊后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处理息肉,术后定期复查。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铁剂补充,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