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柯庆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肠息肉早期会有哪些不适感

肠息肉早期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腹部隐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黏液便以及贫血乏力等不适感。这些症状通常与息肉大小、位置以及是否破溃出血有关。

1、腹部隐痛

当息肉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时,可能刺激肠道黏膜或导致肠腔部分梗阻,引发腹部隐痛或胀痛感。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可能间歇性发作,尤其在排便后有所缓解。若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息肉恶变可能。

2、排便习惯改变

肠道内息肉可能干扰正常肠蠕动功能,导致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尤其是直肠部位的息肉更容易引起此类不适。

3、便血

约60%的肠息肉患者会出现便血,多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厕纸带血。这种出血通常呈间歇性,出血量较少,容易被误认为痔疮出血而延误诊治。

4、黏液便

较大的息肉可能刺激肠黏膜分泌增多,产生黏液便。若同时伴有脓血便或腥臭味,需警惕息肉继发感染或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5、贫血乏力

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这种贫血往往进展缓慢,容易被忽视。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及时进行肠镜筛查。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摄入,适当增加膳食中的果蔬比例。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道健康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肠息肉。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