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导致腹部肿块主要与肠管套入、肠壁水肿以及肠腔阻塞等因素有关。当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时,局部结构异常会形成可触及的包块,同时可能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1、肠管套入
肠套叠发生时,近端肠管及其系膜嵌入远端肠腔,导致肠壁折叠堆积。这种机械性嵌套会使局部肠管增粗,在腹部触诊时可触及腊肠样肿块,质地较硬且位置固定,常见于右上腹或脐周。
2、肠壁水肿
套叠肠管因血液循环受阻,血管渗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水肿进一步增加肠壁厚度,使肿块体积增大,触痛感明显。此时可能伴随呕吐、果酱样大便等肠梗阻表现,需通过超声或空气灌肠明确诊断。
3、肠腔阻塞
套叠部位肠腔狭窄会导致内容物滞留,气体和液体在近端肠管积聚,使局部膨胀形成包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膜刺激征,需紧急处理,如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则需手术解除梗阻。
肠套叠引起的腹部肿块是急腹症的典型体征,若婴幼儿出现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延误诊治可能引发肠坏死或穿孔,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