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南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普外科

肠梗阻发作时如何处理

肠梗阻发作时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

1、禁食

肠梗阻发作后需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避免食物残渣进一步堵塞肠道或加重腹胀。部分患者可能还需留置胃管持续吸引胃肠内容物,以减少消化液积聚对肠壁的刺激。

2、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或肠梗阻导管引流胃肠道内积气、积液,降低肠腔内压力,缓解腹痛和呕吐症状。该方法常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或术前准备阶段。

3、补液治疗

患者因频繁呕吐和肠道吸收障碍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氯化钾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补充血浆或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4、药物治疗

对于炎症或感染引起的肠梗阻,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痉挛性肠梗阻可予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粘连性肠梗阻可使用注射用胰蛋白酶促进肠道蠕动。

5、手术治疗

完全性肠梗阻或出现肠绞窄、穿孔等并发症时,需急诊行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口术。手术方式取决于梗阻部位、病因及患者全身状况,术后需加强抗感染和营养支持。

肠梗阻属于急腹症范畴,自行服用泻药或按摩腹部可能加重病情。患者发病后应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同时记录呕吐物性状和排便情况。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特别是老年患者或伴有基础疾病者更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