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预防感染可以通过加强环境清洁、注意个人卫生、合理饮食调理、避免接触感染源以及免疫支持治疗等方式进行。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并遵循医生指导。
1、加强环境清洁
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地面和物品表面,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减少探视人数,避免在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久留,有条件者可配备空气净化设备。床单被褥每周更换1次,若被体液污染需立即更换。
2、注意个人卫生
每日用抗菌洗手液洗手不少于8次,特别是在进食前、如厕后。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2次,化疗期间可用生理盐水漱口6-8次/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周洗澡2-3次,水温控制在38-40℃,皮肤破损处及时用碘伏消毒。
3、合理饮食调理
每日保证1.2-1.5g/kg体重的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食物需彻底加热,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避免生食海鲜、溏心蛋等高风险食品。餐具每餐后煮沸消毒15分钟,水果选择可去皮品种,去皮前用流水冲洗30秒。
4、避免接触感染源
治疗期间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接触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员,家庭成员出现感冒症状时应分室居住。不接触土壤、花卉和未接种疫苗的宠物,进行园艺活动时戴双层手套。
5、免疫支持治疗
对于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10⁹/L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或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定期检测血常规,当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⁹/L时需加强防护措施,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每日监测体温,若出现超过38℃的发热或寒战、咳嗽加重等症状,需在2小时内联系主治医师。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后应按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PICC置管患者每周至少更换敷贴2次。保持适度运动,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但白细胞低下时应避免外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