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慢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窦房结病变、心脏传导阻滞、药物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进行判断。
1、生理性原因
部分健康人群如运动员或长期进行高强度锻炼者,静息状态下心率可能低于60次/分,但通常无头晕、乏力等不适。老年人或睡眠时心率也可能出现短暂减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2、窦房结病变
窦房结功能障碍或退行性变会导致心率减慢,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心悸、黑矇甚至晕厥,需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片、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3、心脏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会中断电信号传递,引起心率下降。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导致晕厥发作,通常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改善症状。
4、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地高辛片、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片)等药物可能抑制心脏自律性。多数在停药后心率可逐渐恢复,调整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机体代谢率,导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常伴有怕冷、浮肿、便秘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治疗以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为主,多数患者心率可随甲减纠正而恢复。
若出现持续心率低于40次/分,或伴随胸痛、意识模糊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确诊为病理性心动过缓后,需根据病因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或器械植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