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房颤患者为何会有体重减轻?

房颤患者出现体重减轻可能与心脏代谢增加、食欲下降、药物副作用、合并其他疾病及心理因素有关。具体原因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心脏代谢增加

房颤发作时心率增快,心脏做功增加导致机体基础代谢率升高,持续处于高代谢状态会加速脂肪和肌肉分解,尤其老年患者更易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这类患者通常伴有心悸、乏力等典型房颤症状。

2、食欲下降

长期房颤导致胃肠道淤血,影响消化功能,患者易出现腹胀、早饱等不适。心功能不全时胃肠道供血不足,可能引起恶心、食欲减退,每日摄入热量不足会导致体重下降,部分患者三个月内体重减轻可达5%以上。

3、药物副作用

胺碘酮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地高辛易引起恶心呕吐,华法林可能影响肠道吸收功能。这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通常出现在用药后2-4周,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

4、合并其他疾病

约20%房颤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本身会导致代谢亢进。恶性肿瘤消耗性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也是常见诱因,临床需排查肿瘤标志物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5、心理因素

病程超过半年的房颤患者中,30%会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紊乱可能抑制食欲中枢,长期情绪低落导致进食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房颤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如三个月下降超过原体重10%),建议完善甲状腺功能、肿瘤筛查等检查。日常可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量食物,用药期间注意记录体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心内科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