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识别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通过侵入性症状、回避行为、情绪和认知改变以及警觉性增高等表现进行识别。患者通常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持续性心理反应,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侵入性症状

患者会不受控制地反复回忆创伤事件,出现闪回或噩梦。这些症状可能在清醒时突然浮现创伤画面,或在睡眠中引发惊恐反应。部分人对与创伤相关的线索产生强烈生理应激,如听到类似声响时出现心跳加速、出汗等反应。

2、回避行为

表现为主动避开与创伤相关的人、地点或活动,拒绝讨论事件细节。有些患者会出现选择性遗忘,无法回忆创伤的重要环节。长期回避可能导致社交退缩,甚至出现对日常活动的兴趣丧失。

3、情绪和认知改变

持续存在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羞愧,常伴随过度自责或扭曲认知。患者可能产生「世界极度危险」的信念,对他人失去信任感。部分人会出现情感麻木,难以体验积极情绪。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需要观察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及对生活的影响程度。若发现相关迹象,建议及时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专业医生会通过临床访谈、量表评估等方式确诊,早期干预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等心理治疗获得改善,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避免因病耻感延误就诊,规范治疗可有效提升康复可能性。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