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作为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降血压、抗氧化以及抗炎消肿等功效和作用。其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使用。
1、凉血止血
槐米中的芦丁等成分可增强毛细血管韧性,促进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通透性,有助于缓解血热妄行引起的痔疮出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也有辅助治疗效果。
2、清肝泻火
槐米性微寒入肝经,能清除肝经实火,缓解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常与夏枯草、菊花等配伍使用,现代研究显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肝脏代谢发挥作用。
3、降血压
所含的槐花米甲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扩张血管作用,能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有辅助缓解效果,但不可替代降压药物。
4、抗氧化
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酚类物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助于延缓细胞老化,其抗氧化能力在体外实验中已得到验证。
5、抗炎消肿
槐米中的槲皮素等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对于肠炎、皮肤炎症等轻症炎症反应有缓解作用,可外敷或配伍内服。
使用槐米前需经中医师辨证,出血性疾病患者应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与寒凉药物同服加重腹泻。药食两用时应控制用量,建议每日干品用量不超过10克,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破坏有效成分。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