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柯庆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转氨酶偏低是怎么回事?

转氨酶偏低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代谢性疾病、慢性肝病等病理性原因相关,建议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常见原因包括营养不良、代谢异常、肝脏功能减退等,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营养不良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转氨酶合成减少,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肝细胞酶系统的正常代谢。剧烈运动后或妊娠期间也可能出现暂时性指标波动,这种情况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通常1-2周后可恢复正常。

2、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紊乱疾病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转氨酶水平异常。这类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情况,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同时配合低糖低脂饮食改善代谢状态。

3、慢性肝病

肝硬化晚期患者由于肝细胞广泛纤维化,可能出现转氨酶生成能力下降的情况。此时需结合白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综合判断,治疗上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呋塞米片等药物改善肝功能,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手术。

发现转氨酶异常时应避免自行解读指标,建议完善肝功能全套、肝脏超声等检查。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肝病患者应每3-6个月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若伴有乏力、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