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群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内科

钙化灶是什么?

钙化灶是人体组织内钙盐异常沉积形成的局部病灶,可能出现在多个器官或组织中,通常与组织损伤、炎症修复或代谢异常有关。其性质需结合具体部位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生理性钙化灶

生理性钙化灶多为良性表现,常见于某些器官的正常老化过程。例如40岁以上人群前列腺腺体退化时出现的钙盐沉积,或乳房腺体随激素变化形成的钙化点。这类钙化灶通常体积较小、形态规则,不会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病理性钙化灶

病理性钙化灶多提示存在基础疾病,如肺结核治愈后肺组织遗留的钙化斑,慢性肝炎导致的肝内胆管钙化,或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管壁钙化。甲状腺钙化灶可能伴随结节出现,需通过超声检查判断良恶性。这类钙化灶常伴有原发病症状,如咳嗽、肝区不适等。

3、肿瘤相关性钙化灶

某些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特征性钙化,如乳腺导管内癌的泥沙样微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小点状钙化。这类钙化灶多呈簇状分布、形态不规则,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需结合活检明确性质。

发现钙化灶后应完善超声、CT等影像检查,必要时进行病理学检测。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疼痛加剧、肿块增大等异常表现,定期随访监测钙化灶变化。对于高风险钙化灶,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