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细胞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该病常见于女性,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及免疫调节失衡有关。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生与机体免疫耐受缺陷相关,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识别肝细胞表面抗原为外来物质,产生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导致肝脏持续性炎症和损伤。典型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黄疸及肝区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痛或皮肤红斑。诊断需结合血清学检查(如Igg升高)、肝脏生化指标异常以及肝组织活检结果。治疗上,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控制炎症反应,必要时使用布地奈德替代治疗。若病情进展至肝硬化阶段,可能需评估肝移植手术。
患者日常需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不可擅自停药,以免诱发疾病复发。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应及时就诊复查肝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