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群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内科

MRI检查是什么意思?

MRI检查即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学检查手段。它通常用于脑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疾病诊断,具有无辐射、高分辨率等特点。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并告知医生体内是否有金属植入物。

磁共振成像通过强磁场使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再通过接收器捕捉释放的无线电波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三维立体图像。这种技术对软组织显像尤为清晰,能显示0.5毫米以下的细微结构差异,因此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

该检查适用于多种情况,包括脑卒中、脑肿瘤的早期发现,脊柱椎间盘突出的定位,关节软骨损伤的评估等。对于肝脏、胰腺等腹部器官的占位性病变,配合增强扫描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在心血管系统检查中,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无创观察血管形态。

检查前需更换无金属材质的检查服,佩戴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等电子医疗装置者禁止检查。体内有金属假体、支架等植入物者需提供具体材质信息。检查过程中需保持静止,单次扫描时间约15-30分钟,若出现心慌等不适可通过呼叫装置与操作人员沟通。

建议受检者提前1小时到达做好准备工作,有幽闭恐惧症者可提前与医生沟通使用镇静药物。检查后无特殊禁忌,可正常饮食活动。影像报告通常需1-3个工作日出具,具体时间视检查机构工作量而定,取得报告后应及时复诊。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