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肛肠科

直肠脱垂是怎么回事

直肠脱垂可能与盆底肌松弛、长期腹压增高以及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直肠脱垂指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常伴随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等症状。

1、盆底肌松弛

妊娠分娩、盆腔手术或年龄增长可能导致盆底肌群松弛,减弱对直肠的支撑力,从而引发脱垂。患者可能出现肛门括约肌松弛、黏液分泌增多等情况。一般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麻仁润肠丸、开塞露等药物缓解便秘,减少用力排便对直肠的刺激。

2、长期腹压增高

慢性咳嗽、顽固性便秘或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均会导致腹腔压力持续升高,促使直肠向下移位。此类患者常伴有肛门出血、肿物脱出等症状。针对感染性咳嗽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控制炎症。

3、先天发育异常

幼儿骶骨弯曲度不足、直肠周围组织发育不全等先天因素,可能造成直肠固定结构薄弱。儿童患者多表现为排便时肠管外翻,但无明显疼痛。对于轻度脱垂,可采用温水坐浴、提肛运动等保守治疗,配合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肠痉挛。

若出现直肠脱垂症状,建议避免久蹲、久坐,保持大便通畅。中重度脱垂患者需及时就医,通过直肠悬吊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修复。日常应注意肛门清洁,避免辛辣饮食,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