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和栓塞是两种不同的病理现象,主要区别在于形成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血栓通常指血管内血液成分异常凝固形成的固体物质,而栓塞指血栓或其他异物脱落随血液流动阻塞远端血管的过程。
1、形成机制
血栓的形成主要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或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常发生于静脉或动脉的特定部位,如下肢深静脉或心脏内壁。栓塞则是已形成的血栓部分或全部脱离原位,经血液循环迁移至其他血管部位造成堵塞,如肺动脉栓塞多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
2、组成成分
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纤维蛋白和红细胞构成,结构相对稳定。栓塞物除血栓碎片外,还可能包含脂肪滴、空气泡、肿瘤细胞团等异物成分,其中血栓源性栓塞占比最高。
3、临床影响
血栓在原位生长可能导致局部血管闭塞,引发组织缺血或静脉回流障碍。栓塞造成的危害取决于阻塞部位,重要器官(如脑、肺、心脏)的栓塞可能引发脑梗死、肺栓塞或心肌梗死等危急情况,具有更高的突发性和致死风险。
出现肢体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血管超声、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后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活动管理和用药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