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飞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发热分度及标准是什么

发热的分度通常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划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和超高热四个等级,具体标准需结合测量部位综合判断。腋下温度是临床最常用的测量方式,不同分度对应不同的体温范围和处理原则。

1、低热

腋温在37.3-38℃之间,常见于普通感冒、轻度感染或免疫接种后。此阶段建议多饮水、物理降温,通常无需药物干预。若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咳嗽等症状需就诊。

2、中等度热

腋温38.1-39℃,多见于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进展期。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或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高热

腋温39.1-41℃,常见于重症肺炎、脓毒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医生可能开具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片或奥司他韦胶囊等处方药物。

4、超高热

腋温超过41℃,属于急危重症,可能由热射病、脑膜炎或败血症引起。这种情况必须立即送急诊抢救,进行冰毯降温、补液等综合治疗,避免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建议日常使用经过校准的电子体温计规范测量,记录发热时间和伴随症状。对于婴幼儿、孕妇及慢性病患者,体温超过38.5℃即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环境通风,穿着透气衣物,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退热药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