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初发时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头痛、乏力、局部感觉异常以及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属于前驱期表现,可能持续2-10天,随后病情会迅速进展。
1、发热
患者体温可能升高至38℃左右,常伴有寒战。这是由于病毒侵入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的非特异性症状。
2、头痛
病毒对神经系统的早期侵袭可能引起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头痛,通常集中在额部或枕部,活动后可能加重。
3、乏力
病毒代谢产物影响能量供应,导致全身肌肉无力、疲倦感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嗜睡表现。
4、局部感觉异常
约80%患者在被咬伤部位出现刺痛、灼热、麻木或蚁走感,这是病毒沿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扩散的特征性表现。
5、食欲减退
病毒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引发恶心、食欲下降,部分患者伴随咽喉部紧缩感或吞咽不适。
若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前往具备狂犬病处置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及时规范地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包括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是预防发病的关键措施,切勿因症状轻微而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