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空甲可能与外伤、真菌感染、银屑病或甲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甲板与甲床部分或完全分离,常伴随甲板颜色改变、增厚等症状,需根据具体诱因进行处理。
1、外伤
剪甲过深、指甲受压或频繁接触化学刺激物等外力损伤,可能导致甲床与甲板连接处出现分离。日常应避免过度修剪指甲,减少接触洗涤剂等化学物质,保持手部干燥。若损伤严重,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2、真菌感染
甲板受到皮肤癣菌侵袭时,可能出现甲板增厚、发黄及空甲现象。此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口服抗真菌药物,配合环吡酮胺乳膏等外用药治疗,疗程通常需持续3-6个月。
3、银屑病
约50%的银屑病患者会出现甲损害,表现为甲板点状凹陷、甲剥离等症状。治疗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他扎罗汀凝胶等局部用药,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
4、甲营养不良
长期偏食、胃肠吸收障碍等因素导致维生素A、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缺乏时,可能引起甲板变薄、分层。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适量增加鸡蛋、牛奶、胡萝卜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可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AD软胶囊等补充剂。
日常需注意保持指甲适度长度,避免使用劣质指甲油。若空甲范围持续扩大或伴随明显疼痛、渗液,应及时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皮肤镜检查等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撕扯分离的甲板以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