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积富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骨髓抑制是怎么回事

骨髓抑制通常与化疗、放疗、药物副作用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其发生机制主要涉及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导致血细胞生成减少。

1、化疗

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影响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生成。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感染或出血倾向,需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改善症状。

2、放疗

放射线可能直接损伤骨髓微环境,破坏造血干细胞及基质细胞的功能,引发全血细胞减少。对于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需调整放射剂量并辅以升白细胞药物,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3、药物副作用

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能通过免疫机制或毒性作用抑制骨髓造血。发生药物相关性骨髓抑制时,需立即停药并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

4、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可导致骨髓造血衰竭。治疗方案需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支持性输血治疗。

若出现乏力、反复发热或皮肤瘀斑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治疗期间需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口腔卫生,并定期监测血象变化。具体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循血液科医师指导,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