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飞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乙肝是一种什么病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该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早期症状可能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或黄疸等。

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攻击肝细胞,导致肝脏炎症反应。急性乙肝通常在感染后6个月内自愈,但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慢性感染,长期存在病毒复制并持续损伤肝脏组织。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尤其当合并饮酒、脂肪肝等其他肝损伤因素时。诊断需结合乙肝两对半、HBV-DNA和肝功能检测,其中表面抗原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可确诊慢性感染。

日常需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行为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乙肝五项筛查,未感染者及时接种疫苗。慢性乙肝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规范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同时需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