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敬华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妇产科

唐筛是什么

唐筛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简称,主要用于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该检查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生化指标或结合超声测量数据,综合分析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通常在孕11-13周或15-20周进行。

唐氏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病,患儿存在智力障碍、特殊面容和器官畸形等表现。这项筛查分为早期血清学筛查和中期联合筛查两种方式,前者通过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游离β-HCG水平,后者结合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等指标,配合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测量,综合计算风险值。

检查结果分为高风险、临界风险和低风险三类。高风险孕妇需进一步通过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确诊,前者通过分析母血中胎儿游离DNA准确率可达99%,后者属于侵入性诊断但能直接检测染色体核型。需要注意的是,唐筛仅为风险评估手段,不能作为最终诊断依据。

孕妇应按时完成建档医院安排的产前筛查项目,特别是35岁以上高龄产妇、有染色体异常妊娠史或家族史的群体更要重视。若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后续诊断方案,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