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白芍与赤芍有何区别

白芍与赤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加工方式、药性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属于同一来源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材。两者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不同的功效侧重,需根据具体病症选择使用。

1、加工方式不同

白芍是芍药科植物芍药的根经水煮后去皮晒干制成,加工过程中会破坏部分酶活性以减少苦味。赤芍则为同一植物根部直接切片晒干或烘干,保留了更多天然成分如芍药苷。

2、药性特点不同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等症。赤芍性寒味苦,归肝经,长于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常用于温毒发斑、目赤肿痛等热证。

3、化学成分差异

白芍经水煮后芍药苷含量降低至约1.8%-3.5%,而赤芍的芍药苷含量可达3.5%-5.5%,丹皮酚含量也较高,这是两者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

4、临床应用区别

白芍多用于妇科疾病如四物汤配伍,能缓解平滑肌痉挛。赤芍常用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患者的血府逐瘀汤,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较明显。两者合用时可增强活血养血效果,但需注意赤芍的清热作用可能削弱白芍的补益效果。

使用中药材时应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配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具有保肝、抗炎作用,赤芍则侧重抗凝、解热,选择时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表现。储存时均需置阴凉干燥处,防止有效成分分解。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