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凯华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面瘫患者如何自我治疗

面瘫患者可以通过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眼部护理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评估后决定。面瘫多由病毒感染、外伤或受凉等因素导致,需积极干预避免并发症。

1、日常护理

患者可用温毛巾轻柔擦拭面部,避免冷风直吹。饮食宜选择软烂易咀嚼的食物,减少坚硬或刺激性食物摄入。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进行局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每次15-20分钟。恢复期可配合面部肌肉按摩,从额部向面颊方向做提拉动作,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注意力度适中。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泼尼松片减轻神经水肿,配合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可促进神经修复,眼睑闭合不全者需使用人工泪液防止角膜损伤。

4、眼部护理

患者因眼轮匝肌麻痹易出现角膜暴露,需佩戴护目镜防风沙。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夜间用无菌纱布覆盖患眼,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

5、手术治疗

对于外伤性面神经断裂或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者,可考虑面神经减压术或神经移植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通过吹气球、鼓腮等动作逐步恢复面部肌肉协调性。

发病后72小时内为黄金治疗期,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肌电图检查。治疗期间避免自行针灸或使用偏方,注意观察有无耳后疼痛加重、味觉异常等情况。超过2/3的患者在规范治疗1-2个月后可获得较好恢复,遗留严重后遗症者需进行面部肌肉功能重建。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