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飞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疣病毒是如何引起的?

疣病毒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与皮肤黏膜破损、免疫力低下以及直接接触传播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应避免搔抓皮损部位。

一、原因

1.皮肤黏膜破损

皮肤或黏膜存在微小破损时,人乳头瘤病毒可通过破损处侵入表皮细胞,导致感染并引起局部角质异常增生,形成疣体。

2.免疫力低下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如患有艾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无法有效清除病毒,可能诱发疣体生长。

3.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疣体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浴巾、衣物等物品,可能造成HPV传播,尤其是足底疣常见于公共浴室等潮湿环境。

二、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

临床常用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等方式破坏疣体组织,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寻常疣或跖疣,治疗后需保持创面清洁。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外用氟尿嘧啶软膏、咪喹莫特乳膏等调节表皮细胞增殖,配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等免疫调节剂增强抗病毒能力。

3.手术切除

对于顽固性疣体或甲周疣影响正常生活时,可采用手术刮除术彻底清除病灶,但可能存在复发风险。

三、注意事项

1.避免搔抓

反复摩擦或抓挠疣体可能导致病毒扩散至周围皮肤,形成自体接种现象,增加治疗难度。

2.增强免疫力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

3.定期复查

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疣体复发,需在皮肤科门诊定期随访,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