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不存在效果最好的消炎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同时需配合补液、止泻等对症处理。
一、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胃肠炎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诺氟沙星胶囊可抑制肠道革兰阴性菌,左氧氟沙星片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效,头孢克肟颗粒适用于儿童及对喹诺酮类药物禁忌者。用药前需进行粪便培养及药敏试验。
2.对症支持治疗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并保护黏膜;口服补液盐Ⅲ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呕吐严重者需静脉补液,体温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3.饮食调整急性期禁食4-6小时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推荐米汤、稀粥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乳制品、辛辣食物。症状缓解后2-3天再恢复正常饮食。
二、注意事项
1.病毒性胃肠炎禁用抗生素,滥用可能加重肠道菌群失调。
2.喹诺酮类药物禁用于18岁以下人群及妊娠期妇女,头孢类药物需询问过敏史。
3.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或婴幼儿、老年人出现脱水体征时,应立即急诊就医。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