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纤维蛋白原升高是怎么回事?

纤维蛋白原升高可能与感染、组织损伤、慢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妊娠等原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其水平升高通常提示机体存在炎症、创伤或疾病状态。

一、原因

1.感染或炎症反应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刺激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作为急性期反应蛋白,例如肺炎、结核病等炎症性疾病。

2.组织损伤或手术

严重创伤、烧伤、外科手术后,机体通过升高纤维蛋白原促进创面修复,但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3.慢性疾病

肾病综合征患者因肝脏代偿性合成增加,糖尿病、风湿免疫病等慢性病伴随的慢性炎症反应均可导致升高。

4.恶性肿瘤

部分肺癌、卵巢癌等实体肿瘤可分泌促凝物质,通过激活凝血系统使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增高。

5.妊娠期变化

妊娠中晚期孕妇的纤维蛋白原生理性升高至4-6g/L,为分娩时止血做准备,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二、治疗方法

1.对因治疗

感染患者需使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通过胰岛素或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肿瘤患者需手术或放疗化疗。

2.抗凝治疗

对于血栓高风险者,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但需监测凝血功能。

3.血浆置换

严重升高(如>7g/L)伴发血栓时,可通过血浆分离术快速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

4.生活方式干预

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吸烟者应戒烟,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三、注意事项

1.发现纤维蛋白原升高应及时完善C反应蛋白、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是否为病理性升高。

2.妊娠期生理性升高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监测凝血四项,预防产后静脉血栓形成。

3.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服用华法林者需每周检测INR值,防止出血并发症。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