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骨膜损伤应如何治疗?

骨膜损伤通常可通过制动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法进行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日常需避免过度活动,合理补充营养,并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一、治疗方法

1.制动休息

急性期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患处,如使用支具或石膏限制关节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骨膜及周围组织。恢复期需逐步增加活动量,防止肌肉萎缩。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反应。若存在局部肿胀,可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辅助消肿。

3.物理治疗

损伤48小时后可采用超声波疗法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超短波治疗可减轻深层组织水肿;红外线照射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感。

4.手术治疗

严重骨膜撕裂或合并骨折时需行清创缝合术,通过锚钉或缝合线修复骨膜连续性。术后需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预防感染。

5.康复训练

恢复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被动屈伸练习;后期增加抗阻运动如弹力带训练,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二、注意事项

1.损伤初期避免热敷或按摩患处,防止加重毛细血管出血。日常活动需佩戴护具保护,防止二次损伤。

2.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膜修复。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3.若治疗后持续存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复查MRI评估恢复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