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营养科

面色发黄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面色发黄可能与营养不良、肝胆疾病、贫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日常需注意监测身体状况并及时就医。

一、原因

1.营养不良

长期饮食不均衡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皮肤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12等营养素,使皮肤代谢异常而出现发黄。伴随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

2.肝胆疾病

肝炎、胆管梗阻等疾病会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发黄疸。可能伴随尿液发黄、腹痛等表现。

3.贫血

缺铁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可能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皮肤黏膜苍白与发黄混合呈现。常有心悸、头晕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1.调整饮食

增加鸡蛋、瘦肉、菠菜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的食物,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片补充营养。

2.药物治疗

肝胆疾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改善肝功能,胆管梗阻需手术解除梗阻。

3.纠正贫血

缺铁性贫血可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溶血性贫血需根据病因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三、注意事项

1.避免自行使用退黄药物或保健品,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肝脏负担。

2.若出现皮肤黄疸持续加重、尿液呈浓茶色或陶土样大便,应立即到消化内科就诊。

3.长期面色发黄者需定期检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日常避免饮酒并保持规律作息。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