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回声欠均匀可能由生理性变化、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炎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诊断。通常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法改善。
一、原因
1.生理性变化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内膜厚度和形态会发生变化。例如增殖期内膜较薄且均匀,分泌期腺体扩张可能导致回声不均,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2.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持续刺激使内膜过度增殖,B超显示为增厚且回声不均,常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3.子宫内膜息肉局部内膜组织增生形成赘生物,直径多在0.5-2cm,超声表现为宫腔内高回声团块伴周围内膜结构紊乱。
4.子宫内膜炎病原体感染引发内膜充血水肿,急性期可见内膜弥漫性增厚伴片状低回声区,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内膜粘连。
二、治疗方法
1.观察随访排卵期前后出现的生理性回声不均,建议2-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超声。
2.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可口服地屈孕酮片、炔诺酮片等孕激素药物;子宫内膜炎需使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3.手术治疗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适用于直径>1cm的息肉,术后需送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三、注意事项
1.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下腹坠痛等症状时,需完善性激素六项、宫腔镜等检查。
2.药物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3.术后患者应禁性生活1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评估内膜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