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皮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皮疹以及分泌物异常,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同时需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一、症状表现
1.瘙痒外阴皮肤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瘙痒,可能因抓挠导致症状加重。
2.红肿局部皮肤充血肿胀,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灼热感或温度升高。
3.疼痛炎症刺激引起刺痛或烧灼痛,排尿或摩擦时疼痛可能加剧。
4.皮疹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或渗出性皮损,严重者可能发生糜烂或苔藓样变。
5.分泌物异常若合并感染可能出现黄色或白色分泌物,伴有异味。
二、治疗方法
1.日常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
2.抗过敏治疗瘙痒明显者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
3.局部用药根据病因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激素性皮炎)、莫匹罗星软膏(细菌感染)或克霉唑乳膏(真菌感染)。
4.物理治疗急性期可采用冷敷缓解肿胀,慢性皮损可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
5.病因治疗接触性皮炎需排查过敏原,如停用劣质卫生巾或刺激性护理产品。
三、注意事项
1.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继发感染或形成色素沉着。
2.治疗期间暂停性生活,减少衣物摩擦刺激。
3.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妇科。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擅自增减药物或中断疗程,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