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乙肝是否会导致死亡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但部分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及时干预等因素综合判断。
一、病情发展可能性
1.多数可控制慢性乙肝患者若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配合定期监测肝功能,通常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2.严重并发症风险未规范治疗或免疫状态较差的患者可能出现肝纤维化,其中约20%-30%会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可能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症状,肝癌发生率约3%-5%。
3.急性乙肝预后成人感染急性乙肝90%以上可自愈,仅有不足1%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需立即住院进行人工肝或肝移植治疗。
二、降低风险措施
1.抗病毒治疗确诊后应尽早使用替诺福韦、干扰素等药物,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下限,可使肝硬化发生率降低50%以上。
2.定期随访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乙肝DNA定量、肝脏B超及甲胎蛋白,肝硬化患者需缩短至每3个月复查。
3.生活方式管理严格戒酒,避免使用损肝药物,保持体重指数小于23kg/m²,可降低脂肪性肝病叠加损害风险。
三、注意事项
出现皮肤黄疸、腹围突然增大或呕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乙肝携带者即使无症状也需每6个月复查,育龄女性应在孕前评估病毒载量。疫苗接种可有效保护密切接触者,规范治疗下患者预期寿命与常人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