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媛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口腔科

舌下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舌下囊肿的发生可能与唾液腺导管阻塞、创伤、感染以及先天性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治疗。日常应避免刺激囊肿部位,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一、原因

1.唾液腺导管阻塞

舌下腺导管因结石、炎症或瘢痕导致阻塞时,唾液无法正常排出,积聚形成囊性肿物。长期阻塞可能引发局部肿胀和疼痛。

2.创伤因素

口腔内机械性损伤如咬伤、烫伤或手术操作可能破坏腺体结构,导致黏液外渗并逐渐包裹形成囊肿。

3.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腺体导管炎症,造成导管狭窄或闭锁,进而诱发囊肿形成,常伴随红肿或化脓表现。

4.先天性发育异常

胚胎时期腺体导管发育不全或结构异常,使得导管引流不畅,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即可出现囊肿。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缓解局部红肿热痛。

2.手术治疗

较大或反复发作的囊肿需行袋形术或腺样体切除术,彻底清除囊壁以减少复发风险。

3.物理治疗

对于小型囊肿可采用激光、冷冻等方式破坏囊壁,促进黏液吸收。

4.日常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刺激病灶。

三、注意事项

1.确诊需结合超声或CT检查,需与舌下肿瘤、血管瘤等疾病鉴别。

2.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剧烈咳嗽,防止创口出血。

3.先天性囊肿患儿建议在3-5岁进行干预,避免影响舌体发育。

4.反复发作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腺体功能及导管通畅情况。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