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的小疙瘩可能是由毛囊角化症、痤疮、过敏反应、传染性软疣或皮脂腺增生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护理。
一、原因
1.毛囊角化症俗称“鸡皮肤”,表现为皮肤表面粗糙的小丘疹,多因毛囊周围角质增厚堵塞引起,常见于手臂外侧或大腿前侧。
2.痤疮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毛囊堵塞,形成粉刺或炎性丘疹,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饮食或清洁不当有关。
3.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如化妆品、尘螨)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属于接触性皮炎或荨麻疹的表现。
4.传染性软疣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半球形光滑的小疙瘩,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儿童多见。
5.皮脂腺增生皮脂腺体积增大形成淡黄色小丘疹,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面部,与激素或紫外线刺激相关。
二、治疗方法
1.毛囊角化症可外用维A酸乳膏软化角质,配合尿素霜保湿,避免过度摩擦皮肤。
2.痤疮轻症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或阿达帕林凝胶;炎症明显时可遵医嘱涂抹盐酸克林霉素乳膏。
3.过敏反应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缓解瘙痒,局部冷敷或涂抹炉甘石洗剂。
4.传染性软疣需由医生通过冷冻、激光或夹除术清除疣体,避免自行挤压。
5.皮脂腺增生若影响外观,可采用激光或电灼治疗缩小皮损,日常需注意防晒。
三、注意事项
1.避免用手挤压小疙瘩,以免继发感染或遗留瘢痕。
2.日常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频繁去角质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3.若皮疹短期内增多、伴疼痛或渗出,或经家庭护理无改善,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