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文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

铝中毒是如何引起的?

铝中毒通常由长期或过量接触铝及其化合物引起,可能与职业暴露、含铝药物使用、饮食摄入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一、原因

1.职业暴露

长期从事铝冶炼、焊接或加工等工作时,可能吸入铝粉尘或蒸气,导致铝在体内蓄积。部分行业如陶瓷、涂料制造也存在铝暴露风险。

2.含铝药物使用

长期过量服用含铝的抗酸药(如氢氧化铝)或保健品,可能增加铝摄入量,尤其肾功能不全者代谢能力下降更易中毒。

3.饮食摄入

长期饮用铝含量超标的水源,或频繁食用含铝添加剂(如膨松剂)的油条、面制品等食物,可能造成铝蓄积。

4.肾功能不全

肾脏是排泄铝的主要器官,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因排泄障碍导致血铝水平升高,引发毒性反应。

二、治疗方法

1.脱离暴露源

立即停止接触含铝环境或停用含铝药物,减少进一步摄入。职业暴露者需调离原岗位。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去铁胺、依地酸钙钠等金属螯合剂,促进铝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3.透析治疗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帮助清除血液中蓄积的铝元素。

4.支持治疗

针对神经损伤或骨骼病变等症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钙剂及维生素D等辅助治疗。

三、注意事项

1.职业防护

从事铝相关行业者应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定期进行尿铝或血铝检测。

2.饮食控制

减少铝制炊具使用,避免高温烹煮酸性食物,限制含铝添加剂食品的摄入量。

3.用药监测

长期服用含铝药物者需定期检查肾功能,老年人及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4.就医指征

出现记忆力减退、骨痛、贫血等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检测血铝浓度。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