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接触传播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和日常护理进行改善。
一、原因
1.病毒感染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感染引发,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人体,在神经节内潜伏并在免疫力下降时激活。
2.免疫因素长期压力大、过度疲劳、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力降低时,体内潜伏病毒容易复制并引发皮肤水疱、溃疡等症状。
3.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发生直接皮肤接触或共用毛巾等物品可能造成病毒传播,性接触是单纯疱疹病毒2型的主要传播途径。
二、治疗方法
1.抗病毒药物通常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胶囊、泛昔洛韦片等口服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2.局部护理皮肤破损处可外用阿昔洛韦乳膏促进愈合,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抗感染处理。
3.免疫调节治疗反复发作者需排查是否存在基础免疫疾病,必要时使用胸腺肽肠溶片等药物增强免疫功能。
三、注意事项
1.疱疹发作期间应避免搔抓皮损部位,防止继发感染或传染他人。
2.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有助于提高抗病能力。
3.若疱疹累及眼部、生殖器等特殊部位,或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到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