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对因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日常需加强护理并视情况及时就医。具体处理方法应根据体温、伴随症状及病因进行调整,避免延误病情。
一、治疗方法
1.物理降温体温未超过38.5℃时,可用冷毛巾敷额头、擦拭腋窝或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温水擦浴时水温建议控制在32-34℃,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同时需多喝温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药物治疗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儿童需选择儿童剂型,孕妇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3.对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流感病毒感染者可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需通过血常规、病原学检测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用药。
二、注意事项及就医指导
1.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发热超过38℃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
2.发热伴意识模糊、抽搐、皮疹或持续三天以上不退,需立即就医排查脑膜炎等重症。
3.用药期间避免叠加使用不同退热药,两次服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体温监测应使用同一测量工具,腋温测量需擦干汗液并夹紧体温计5分钟以上。治疗期间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利于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