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安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眼科

针眼是怎么回事?

针眼可能是细菌感染、睑板腺堵塞、用眼不卫生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

一、原因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可通过污染的手部接触眼部引发感染,导致眼睑边缘出现红肿、疼痛的硬结。

2.睑板腺堵塞

皮脂腺分泌旺盛或腺体导管狭窄时,分泌物易滞留形成阻塞,继发感染后可能发展为针眼。

3.用眼不卫生

频繁揉眼、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未及时清洁眼妆,容易将病原体带入眼睑腺体诱发炎症。

二、治疗方法

1.热敷

使用40℃左右的干净毛巾敷于患处,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

3.切开排脓

若硬结化脓形成脓肿,需由医生在局麻下进行小切口引流,术后需继续抗感染治疗。

三、注意事项

1.避免挤压

自行挤压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至眼眶或颅内,引发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

2.保持卫生

治疗期间暂停使用隐形眼镜,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睑缘分泌物,避免共用毛巾等物品。

3.及时复诊

若出现眼睑肿胀加剧、视力下降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