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睡眠、缺氧、胎盘功能异常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并及时处理。建议密切监测胎动频率,必要时就医明确原因。
一、原因
1.生理性原因胎儿存在睡眠周期,通常持续20-40分钟,此阶段可能出现胎动暂时减少。若胎动减少时间不超过1小时且恢复规律,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2.缺氧妊娠期高血压、贫血或羊水过少等并发症可能影响胎儿供氧。缺氧早期会出现胎动频繁,随着缺氧加重,胎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3.胎盘功能异常胎盘早剥、胎盘钙化或胎盘血管病变等情况会导致胎盘输送氧气和营养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胎动减少。
4.脐带异常脐带绕颈、扭转或受压可能造成胎儿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短暂性胎动减少,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持续性胎动减弱。
二、治疗方法
1.观察与监测建议每日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数1小时胎动,正常情况每小时胎动3-5次。若胎动较平日减少50%以上,需引起警惕。
2.改善缺氧状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左侧卧位增加胎盘血供,或使用医用氧气面罩进行低流量吸氧,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3.药物治疗针对妊娠高血压等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促进胎肺成熟。
4.终止妊娠若胎心监护异常且确诊胎儿窘迫,孕周≥34周者需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周不足者需权衡利弊后决定处理方案。
三、注意事项
1.胎动计数需在餐后1小时静坐状态下进行,连续胎动计为1次,每日记录形成对比曲线更利于发现异常。
2.妊娠28周后若出现胎动突然减少或12小时累计小于10次,应立即就诊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
3.避免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减少胎儿宫内缺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