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主要表现为双腿自然并拢时膝盖无法接触、下肢呈O形弯曲。这种情况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原因所致,通常可结合病因进行针对性矫正或治疗。
一、常见原因
1.生理性因素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子宫内姿势影响或学步初期负重不当,可能出现暂时性O型腿,多数在2~3岁自行改善。
2.维生素D缺乏长期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吸收障碍,可能引发佝偻病,造成骨骼软化变形,表现为O型腿。
3.骨骼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胫骨内翻、骨骺发育不良等疾病,可能导致下肢力线异常,形成结构性膝内翻。
二、矫正及治疗方法
1.观察随访婴幼儿生理性O型腿若无加重趋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监测下肢发育情况即可。
2.营养补充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需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促进骨骼矿化。
3.矫形器具对于3岁以上持续存在的O型腿,可佩戴定制支具或矫正鞋垫,通过力学调整改善下肢力线。
4.手术干预严重膝内翻伴关节磨损或成年后骨骼畸形者,需进行截骨矫形术或生长板阻滞术等骨科手术。
三、注意事项
1.避免过早让婴儿站立或行走,减少下肢负重压力。
2.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血钙、维生素D水平及骨骼发育状态。
3.发现腿部弯曲加重、步态异常或伴随疼痛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O型腿的干预需根据年龄、病因及严重程度制定方案,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治疗措施。